各校計畫成果
國立臺灣大學玉山青年學者張書蓉助理教授
腸道沙門氏菌分泌Typhoid toxin 會破壞宿主粒線體 DNA,導致功能受損與氧化壓力上升。受損 DNA 釋放至胞質後,引發 type I 干擾素及應激反應,造成傷口癒合不良與慢性發炎。
大師風範 — Jean-Marc Egly教授跨國型研究成果
(A) 拓展、加深臺灣國際影響力 (B) 培育下一代科學人力與領導人才 (C) 因應疫情鏈結臺灣與國際防疫研究 (D) 生技醫藥產業與相關學術生技業的推進 (E) 增加臺大的國際知名度
國立台灣大學玉山青年學者黃韻如教授團隊利用空間分析技術,剖析早期卵巢亮細胞癌之熱免疫的空間特徵,刊登於美國病理學會官方期刊《現代病理學》 (Modern Pathology)
利用GeoMx數位空間分析技術解析18-28重蛋白質的空間分佈表現,揭示早期卵巢亮細胞癌的熱免疫表現,發現卵巢亮細胞癌細胞存在免疫偽裝,這些癌細胞周邊是否存在腫瘤浸潤免疫細胞與形態樣貌,與疾病復發相關
臺灣大學玉山青年學者何銘洋副教授
從孑遺藍綠菌探討光合作用的演化進程,探討藍綠菌在溼地中對固碳的貢獻和潛力,並連結台灣和國際的光合作用研究社群。
成功大學行政支援費學者 劉詠熙教授第3年績效成果
本研究聚焦分子結構與性質關係,特別探討對體相及界面電荷傳輸的影響。固體表徵技術中 XPS被評估解析度不足,無法區分賦予材料關鍵功能的官能基。突顯開發精準結構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使推進社會應用潛力材料創新
國立清華大學玉山青年學者吳典霖-第四年研究與活動成果
國立清華大學玉山青年學者吳典霖-第四年研究與活動成果
玉山青年學者范銘彥助理教授第一期第4年績效成果
《2025 Analog IC Workshop》於日月潭涵碧樓舉辦,集結國際與國內產學專家,涵蓋高速互連、ESD保護設計及電源轉換技術等前瞻議題,並透過專題演講與產學論壇,促進研究與產業深度交流合作
高醫玉山青年學者 李偉鵬教授 第5年成果報告
參展2025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參展技術:以未知感染症對應抗生素用藥之快速篩檢方法),促進技術產業媒合與科普傳播。
成功大學玉山青年學者鄭文惠助理教授第一期第4年績效成果
鄭教授專長於奈米光學與材料科學,致力於提升光與物質交互作用,並建立完善的光電量測系統。她積極參與整合型計畫,發表多篇國際論文與邀請演講,具跨領域研究實力與豐富合作經驗。
量子自旋計算
建立量子自旋量測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