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

各校計畫成果

玉山學者計畫-行政支援補助學者林松輝教授第二年報告

行政支援費學者 發布單位:國立中興大學 點閱次數:16
核定年度:111年(2022)/研究成果年度:113年(2024) /學術領域:人文與藝術/學者名稱:林松輝

活動簡介

(1)   林松輝教授創立「地緣政治與跨國電影——邁向新的電影地理學」研究團隊,計畫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探索跨國電影的不同面向。113年4月19日舉辦「台灣電影與地緣政治」工作坊聚焦台灣電影,尤其是國家機器於冷戰時期的運作,以及當代長居或移民台灣的國外導演的作品。此次工作坊共計邀請中央研究院陳柏旭助研究員、臺灣大學謝欣芩副教授、台北藝術大學孫松榮教授、台北藝術大學江美萱副教授、陽明交通大學楊子樵助理教授、陽明交通大學林建國副教授、中正大學王萬睿副教授、獨立學者麥樂文、獨立學者卓庭伍、中興大學朱惠足教授、中興大學陳國偉副教授、中興大學廖瑩芝副教授、中興大學洪鈞元助理教授、中興大學林華源副教授、中興大學廖卓豪助理教授等進行學術交流。

(2)   林松輝教授創立「地緣政治與跨國電影——邁向新的電影地理學」研究團隊,計畫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探索跨國電影的不同面向。在研討會中討論若將地緣政治與電影的關係置於星球層面來想像的話,這會意味著什麼呢?又需要什麼條件?在《Planetary Cinema: Film, Media and the Earth》一書中Tiago de Luca指出,若將世界視為一顆星球,也意味著「將其想像為一個物理實體,一個在外太空中與其他天體並列漂浮的圓形、堅固的物體。」當我們將世界視為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小小星球時,這是否能幫助我們打破民族國家的束縛,將地緣政治重新定位為影響所有人類與非人類實體以及圍繞這顆星球的元素的議題?此外,這種重新定位又如何反過來影響我們對電影的再想像?如果諸如「全球」、「世界」、「國際」和「跨國」,這些與「電影」結合的概念往往專注於生產、發行和消費的網絡,那麼「星球電影」的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將引導我們關注其他議題,如元素與氣候、海洋以及原住民的視角?在星球轉向帶來地理重新定位的同時,我們如何考慮星球與地緣政治的時間維度?此年度研討會共計邀請英國華威 (Warwick) 大學Tiago de Luca副教授、英國艾希特 (Exeter) 大學Will Higbee教授、法國里昂第三大學Corrado Neri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楊明慧助理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周珮詩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Elmo Gonzaga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譚佳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鄧紹宏助理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朱珂博士生、美國康乃爾大學林書媺博士生、台北藝術大學王君琦副教授。

 

照片01說明:「台灣電影與地緣政治」工作坊合照

 

照片02說明:“The Planetary Turn and the Geopolitics of Time: Cinematic Reimaginations in a Time of Climate Crisis”國際學術研討會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