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

各校計畫成果

國立台灣大學玉山青年學者黃韻如教授團隊利用空間分析技術,剖析早期卵巢亮細胞癌之熱免疫的空間特徵,刊登於美國病理學會官方期刊《現代病理學》 (Modern Pathology)

玉山青年學者 發布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點閱次數:12
核定年度:113年(2024)/研究成果年度:113年(2024) /學術領域:醫學/學者名稱:黃韻如

活動簡介

卵巢亮細胞癌(OCCC)在亞洲發生率較高,臨床多為早期,但仍缺乏數據支持將高風險患者利用分子生物標記進行分類。近期,熱免疫特徵已被提出作為早期卵巢亮細胞癌預後不良的指標,但具體與熱免疫特徵相關的腫瘤內異質性亟待進一步被確認。黃韻如教授團隊利用NanoString數位空間分析技術來解析18-28重蛋白質的空間分佈表現,根據參考 H&E染色的形態學特徵收集感興趣之分析區域(ROI),分析出以下 3 種熱免疫群組:granzyme B–high, immune signal-high , and immune-like cells;以及以下 2 種冷免疫群組:fibronectin-high and immune checkpoint–high cells。在FIGO IC1/2 期而有復發的腫瘤樣本中,immune signal-high 與 immune-like並具有乳頭狀形態的PanCK+ AOI出現率顯著增加,周圍伴隨巨噬細胞譜系腫瘤浸潤免疫細胞 (TII)。相反的,在FIGO IC3/II 期有復發的腫瘤樣本中,fibronectin-high 的 PanCK+ AOI 普遍存在,尤其是出現在具有被淋巴系非 TII 包圍的管囊形態的腫瘤樣本中。此研究透過對早期卵巢亮細胞腫瘤的空間分析,表明某些因素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存在著顯著的轉變,這些因素包括了腫瘤細胞的免疫偽裝、TII 的存在、和癌細胞形態模式,則與疾病的復發息息相關。

國立台灣大學玉山青年學者黃韻如教授團隊利用空間分析技術,剖析早期卵巢亮細胞癌之熱免疫的空間特徵,刊登於美國病理學會官方期刊《現代病理學》 (Modern Pa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