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計畫成果
呂昕煒計畫主持人於2024暑假受邀至美國Woods Hole Marine Biology Laboratory參與教授Biology of the Inner Ear暑期課程
玉山青年學者
發布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點閱次數:8
核定年度:112年(2023)/ 研究成果年度:112年(2023)
/ 學術領域:生命科學及農學/ 學者名稱:呂昕煒
活動簡介
哺乳動物聽覺腦幹在聽覺系統中扮演至關重要角色,內有許多核區平行處理來自聽覺神經之訊息,以對聲音的頻譜、音高、來源位置等特徵進行編碼。然其編碼的機制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本計畫工作主要內容為探討聽覺腦幹如何運用細胞神經生理及突觸傳導等神經迴路特性將聲音編碼成動作電位。實驗室以單細胞活體電生理技術方式(e.g. 膜片鉗)記錄神經元之膜電位對聲音之反應,並搭配標定技術以建構出聽覺腦幹單一神經元細胞對聲音編碼的神經迴路功能網路圖。呂計畫主持人日前受邀至美國Woods Hole Marine Biology Laboratory參與Biology of the Inner Ear暑期課程教授活體聽覺電生理記錄(https://www.mbl.edu/education/advanced-research-training-courses/course-offerings/biology-inner-ear-experimental-and-analytical-approaches/course-faculty-and-lecturers),並同時與來自美國與歐洲之多位聽覺研究學者交流於哺乳動物新發現的背側耳蝸核投射神經元之結果,增加研究團隊能見度。
Figure 1活體膜片鉗(in vivo whole-cell recording)記錄到之小鼠耳蝸核神經元對於其特徵頻率之放電及膜電位反應。影片請見:https://youtube.com/shorts/A3w5tLZ3ip8?feature=shared
Figure 2呂計畫主持人受邀參加美國Woods Hole聽覺暑期課程Biology of the Inner Ear教授活體聽覺電生理紀錄。